close

(連結) Terrence(化名)小學一年級時,上課不專心,情緒大起大落,曾在發脾氣的時候推撞同學,令媽媽十分擔心,所以帶Terrence接受評估。


醫生與媽媽詳細談論後,發現原來在這六年間,Terrence已轉換過好幾位照顧者,父母都需要工作,出世後先由外公外婆照顧Terrence,約兩歲便交由爺爺嫲嫲來照顧,四歲起父母便僱用外籍家庭傭工來照顧Terrence,但這位外傭只會埋頭苦幹做家務,甚少和Terrence說話和溝通,即使Terrence對她主動逗她說話和玩耍,外傭很多時候都不瞅不睬。

雖然父母放工後和假日都會陪伴Terrence,但父母漸漸發覺不對勁。為何Terrence越來越不想與人溝通,自我封閉,脾氣亦越來越大,常常與同學爭執,老師亦發覺Terrence上課越來越不專心,失去了學習興趣。

小朋友在童年發展期,會渴望被愛和關懷,喜歡與人建立感情聯繫,若基本情感需求被忽視甚至被壓抑,小朋友便會變得焦慮緊張和脾氣暴躁。小朋友需要從日常生活中多與人溝通,從而學會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和想法,但態度冷淡的外傭忽略了Terrence對愛和關懷的需要,令他越來越退縮和焦慮,脾氣暴躁和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父母商量後,母親決定辭去工作,留在家中照顧Terrence,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大家的感情自然增進了,平日母親在家時,亦會與Terrence一起做些簡單的家務,例如摺衣服和抹桌子等,不但可增加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責任感,而且加強感情交流。數月後,Terrence不但情緒穩定下來,學習動力和專注力亦回復正常。孩子的情緒問題,只要與心理治療師和醫生仔細分析,找出及處理問題的根源,往往能不藥而癒。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醫生董富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