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是血管外科的常見病, 發病率為20%~40%。其病因和發病機理迄今尚未完全闡明。靜脈壁強度薄弱、靜脈瓣膜關閉不全、靜脈壓增高等是其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但這些病理改變, 究竟是靜脈曲張的原因還是其後果,醫學界目前並未取得共識。

小腿後面膨大的肌肉,叫做腓腸肌,其內有大量靜脈竇‭(‬腓腸肌靜脈叢‭)‬,容量可達140ml, 肌肉受筋膜所包裹。一次收縮時可排出血液60~92ml,是下肢靜脈血液回流的主要動力。因此,腓腸肌又稱為「 第二心臟」。

重體力勞動、長期坐著工作或長期屈膝工作者,肌肉反覆收縮或受壓,血液運行不暢通,局部肌肉缺血缺氧,久而久之,便會產生激痛點。在早期,為了代償「第二心臟」的功能,腓腸肌肌纖維早期會變粗,表現為小腿變粗,患者會感到小腿酸脹、沉重,或膝關節酸痛不適等。其次,其肌內靜脈內壓力增高,會引起淺表的毛細靜脈擴張。於是,就容易見於下肢青筋暴露。久而久之,肌纖維彈性下降,肌肉變硬,從而引起腓腸肌收縮功能全面下降。變硬變粗的肌肉會進一步持續壓迫局部,動脈受壓導致局部缺血,會引起抽筋;靜脈內壓力進一步加大,會引起小腿較粗的靜脈變粗、彎曲等。於是,形成了明顯的靜脈曲張。病人可能還會有踝關節附近,小腿下段腫脹,出現濕疹或瘙癢,甚至潰爛等。

對於本病的治療,現代醫學主要採用各種不同的手術療法。但是,手術的復發率高、費用貴。對此,中醫認為本病主要是氣血運動不暢通所導致,採用內服與外治相結合的方法,運用針灸為主,配合中藥及一些輔助療法如推拿、拔火罐等,以行氣活血化瘀為主要治療原則,對於輕中度的靜脈曲張,有顯著的療效。針灸可鬆解局部肌肉的緊張,減輕其對血管的壓力,滅活相關激痛點,可提高肌肉的收縮功能,增強並逐漸恢復其「第二心臟」的功能。配合中藥,可改善局部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保障局部肌肉與皮膚的營養供應,因此,可消除疼痛、水腫與抽筋,使色素沉著的皮膚慢慢恢復至正常。對於中輕度的下肢靜脈曲張患者,中醫針灸治療有著相當的優勢。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高級講師彭增福博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