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快搶購奶粉成為本地父母與水貨客的持久戰,政府聲稱供應商已增加供量應市,但市面「奶粉荒」持續,「還港人奶粉」聲音愈來愈響,即使供應增,惟若沒法確保奶粉最終到達港父母手上,則這場「奶粉戰」難休矣。

中港搶奶粉事件一再升級,並成為針對水貨客的「光復行動」的新一波議題。昨日約30名網民響應網上呼籲,在港鐵旺角東站外參加「光復香港、還我奶粉」的示威行動,除了收集市民簽名支持,又到附近一間有售賣奶粉的雜貨店門外高叫口號,其間有人指罵購買大量貨品的遊客,示威者又要求港府採取限制內地客購奶粉的措施(詳見新聞版——市民「光復奶粉」 圍堵水貨客)。

全球奶粉荒 政府各出奇謀

不止香港,全球多國如歐洲、澳紐等地也因市面奶粉被搶購運往內地而出現奶粉荒,外地政府紛紛出招,以保障國民的利益(見表)。
例如新西蘭去年12月起禁止個人郵寄奶粉出口,至於澳門上周四則宣布推出官方「奶粉卡」,由政府統籌,保證當地符合資格的媽媽要向政府登記,獲發卡後便可每月有5罐奶粉提供。

外地政府顯示打擊決心,連鄰近的澳門政府也介入,拍心口做奶粉保證人。

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香港市場規模大,政府不適宜做中介,又指出要憑出世紙買奶粉的做法,是太嚴厲及擾民。難怪不少父母指摘港府幫不到忙。
誠然,本港重視自由經濟,貨品在主場的流動有其自動協調機制,政府愈少介入愈好,政府有其考慮,可是,今次面對的卻是對嬰兒來說,不可或缺也不可輕易取代的奶粉,事關乎子女的「斷糧」危機,本港父母憂心如焚可想而知。

重視自由經濟 介入考慮多

當局冀靠供應商提高供應,便可解決市面的奶粉荒,對於早已洞悉水貨客「搶購能力」的香港父母,根本難有說服力,因為奶粉供應量即使增加了,但問題是,這些奶粉最終「落在誰家」?是水貨客抑或本港父母?

港府早前3日內兩度約見奶粉商推出措施應急,例如新春期間兩大奶粉品牌會增加154萬罐奶粉供應,但供應增加,水貨客就會「留手」嗎?只會搶購更多,供應是否抵得住內地的龐大需求?而且本港部分商店囤積奶粉,有職員扣起奶粉高價售予水貨客賺取差價,也是公開秘密。
故此,若沒有其他措施確保奶粉可落到港父母手中,則也是徒然。

港府的另一招,是要各奶粉商加強「媽媽會」服務,例如延長電話訂購奶粉時間、部分更提供網上訂購等。不過,並非所有牌子的奶粉設「媽媽會」,且有不少家長投訴,「媽媽會」奶粉售價比市價高,訂購熱綫經常打不通。


港府現迫使奶粉商有所行動,或可在數個月內有效改善服務,但是否長久有效?當局叫父母放心,但又置身事外,若奶粉商有關服務承諾辦不到,看着幼兒面臨斷奶,街上又買不到奶粉應急,本港父母又可向誰求助?

要確保本地供應,如新西蘭便採取方法遏止奶粉水貨出口,本港亦曾有聲音倡議設奶粉離境稅,增加水貨客成本,無利可圖下自動收手。不過,此做法在本港並不容易實施。最實際方法仍然是打擊水貨客的運作,現時在北區甚至不少港鐵站,都見到水貨客以手推車一大箱搬往內地,當局在本港加強堵截之餘,與內地如何合作嚴懲違規水貨客也是當前急務。

食衞局局長高永文昨日指,不排除有進一步行動,或會採取更嚴厲措施,以確保奶粉供應。事實上,若市面奶粉荒仍然持續或惡化,當局亦應考慮更到位的措施。有人批評靠政府「配給」奶粉是極端做法,但若政府未能保障本港嬰兒的基本奶粉供應,則只會加劇港人怨氣。
梁振英昨表示,在房屋及奶粉問題上,都會爭取港人優先的政策。這場奶粉戰能否喝停,關鍵不是奶粉供應可增加多少,而是奶粉最終落在誰手上。

******

資料引自 : http://hk.news.yahoo.com/%E4%B8%AD%E6%B8%AF%E5%A5%B6%E7%B2%89%E6%88%B0%E5%8D%87%E7%B4%9A-%E4%BD%95%E6%99%82%E6%96%B9%E4%BC%91-22485305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