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生理學

自人類在地球上生存開始,因不斷演化進步,最後用站立兩腳來行走與支撐身體的重量,造就了得天獨厚雙足行走的本能,並且能進行長時間的站立,行走及各式各樣的移動方式,更區別了人類與動物的最大異之處,孕育出今日人類特有的文化及文明。

人類的足部構造

就人體全身的器官分佈來說,腳佔據了我們身體四分之一的區域,由五十二塊骨骼所構成,而其內部結構分佈了許多肌肉、肌腱、關節和韌帶及骨頭等精密的結構,如此才能完成行走時一系列複雜的動作。其中腳的後半部有七塊足跟骨,這些足跟骨藉由韌帶牢固地聯繫在一起,主要是發揮支撐體重及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使行走時可順利地移動。

足跟骨連接五跟並列的蹠骨,這些蹠骨能些微地開合,而腳尖部份由五跟趾骨組成,腳拇指有兩塊,其他的腳指都是三塊,共計十四塊,主要有保持身體平衡和走路時能抓緊地面以及輔助腳向前邁進的作用,如此藉由各個部位相互複雜密切的結合才得以鞏固足形。

人類足部結構之應用

當人運用兩隻腳站立或步行時,足部的生物力學可說是相當複雜的,必須先藉由足部的骨骼、肌肉、韌帶,以及足底軟組織形成一個適應力極佳的吸震結構,來吸收行動或跑步的衝擊力及承受身體的重量,以維持安定及和諧。

為了站立及行走,人類各骨骼肌肉必須發育的相當發達,除了藉由90%的骨頭與韌帶、筋、肌腱、血管、皮下組織和皮膚的組成來進行外,足部更可藉著有大小不同的肌肉,來收縮和放鬆形成槓桿原理,再依據腳上的微血管動作與各個功能不同的肌肉組織接受神經、脊椎、大腦控制,彼此協調合作及密切聯繫,才得以進行產生人類站立及步行所需的穩定度,藉以進行站、坐、跑、跳等各項微妙的複雜活動。

另外,雙腳被譽為人類第二個心臟,除了方便了我們進行各項活動,由於腳距離心臟最遠,位置最低,在透過腳部運動時,充分地運用到足部肌肉運動,使腳肌肉的血管收縮、舒張而產生靜脈機能,能協助血液流回心臟,因此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心肺方面的功能,加強腦部活動,因此雙腳若能正常的發育,使我們可以行走自如,自然對身體有很重要的幫助。
探索人類『兩腳』站立行動本能的秘密

足下的三個足弓

首先來瞭解人類如何應用足下三個足弓發揮足部生物力學的兩腳行動本能,人類的足底部必須承載身體所有的總重量,為了配合步行及適應各種環境所需,人生下來在小小的兩隻腳掌鷲擁有52塊骨頭及眾多關節,筋肉的連結也特別複雜,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的做到走、停、跑、跳、轉彎、後退、著地等動作。腳的前端部分與後面部分間形成三個足弓,則為因應身體重量與地心引力所帶來強大壓力之『結構性避震』設計。足弓的形成除了有助於人類在直立行走時穩定步伐,還可使得站立時保持平衡,減少衝擊力對人類的影響,進而進行跑、跳等各項活動及適應環境。

人類的足弓在幼童時期,伴隨著年齡逐漸的發育,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動環境不同,對足底產生刺激訓練,腳部足弓才慢慢的發育成型。如兒童扁平足等一些足部問題,也會因足弓的有效建立而有所改善。所以兒童成長時期對足弓的發育過程特別重要,必須適時的給予刺激,才能夠讓足弓健全地發展成長,而產生三個拱型結構性足弓,而每個人的足弓也會因為一些先天或後天上的因素而形成不相同足弓狀態,而且其足弓的長度、高度、角度也會因此而有所不同,這也是各種足部症狀的基本形成原因。

足弓的介紹

一、 第一個足弓:內側足弓位於第一蹠骨和後足跟之間。這個腳弓的高度各人不同,大致分為:(1)低腳弓(2)高腳弓(3)扁平足。

二、第二個足弓:第二個足弓構造位於第一蹠骨部和第五蹠骨根部之間,由第二、第三、第四蹠頭都浮起來形成拱型,即是我們所稱的橫弓(蹠骨弓)。

三、第三個足弓:外側弓構造位於第五蹠骨根部及後足跟之前。

藉由這三個拱形結構的幫助,使我們走路時的重力及地面反作用力將大為緩衝減弱,而且使得行走時重心能順利移轉到各正確位置,產生身體的平衡性,以利各種行走運動所需。

人類足弓的運用

當人用兩隻腳站立或行走時,主要是靠雙足下的拱型構造來平衡支撐身體,藉由這些足弓構造的相互平衡才得以安定站立,這些足弓構造具有避震、彈性及發條的作用,可以吸收衝擊力,分散重量,幫助身體完成站立、走路、跑步等動作。隨著這些足弓拱型構造的發展方向,來進行站立或行走時重心的移轉及地面接觸,增加腳部的彈力,產生身體的平衡性,最後順利地往前行走或站立。

不良足弓所帶來的影響

因足弓的高低與角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跑步與跳躍的能力,上述的三個足弓若是在成長時期發育不健全,除了會使可以安定站立姿勢、支撐身體、移動及作跳躍動作時扮演緩衝力的凹陷處和腳部內側弧度形成越來越慢,還會造成拇指彎曲、小指翹起,漸漸的無法使用而萎縮。然後可能導致更多病症的發生,像扁平足或開展足、內反足、O形腿及X形腿的情況發生。另外過度的疲勞或體位過重及持續穿著不適合的鞋子或穿著不具腳弓支撐力的鞋子,都會導致足弓發育不良,或長期壓迫至使結構受到破壞。導致行走時重心無法順利移轉到各正確位置,影響腳部的活動,甚至影響到腿部的發育,及造成腳的疾病的發生。還有如腰痛、胃腸病、肩膀酸痛、心情煩悶等疾病發生,也可能是足弓發育有偏差,導致人體骨架結構排列不正確而壓迫相關神經系統,影響各器官正常功能之運作。

所以,若是腳部足弓發育不全,建議尋求專業單位利用電腦檢查診斷及個人化設計足弓墊以達到矯正、吸震、分壓的效果。或選擇一雙具有物理學和病理醫學的角度去設計、製造,並且符合人體工學的鞋子,如此雙向配合,才可能加以改善及恢復原來已受到破壞的拱型構造,使腳址產生自然運動,使足部輕鬆自由呼吸,使行走起來更輕鬆、更省力。

扁平足 Foot Health 足部健康 > 扁平足

扁平足俗稱「鴨母蹄」,指足部在站立或踩地時,內側縱弓塌陷或消失,足底因而變得扁平,甚至平貼近於地面。

【扁平足與足弓的關係】

人類的腳底有三個足弓,形成一個拱形的結構,提供適度的彈力和扭力,在行走或跳躍時,可緩衝腳部所受的地面反作用力,達到吸震的效果。還有分散承重的功能,可將身體的重量平均分散到腳底各點,讓我們得以站立時保持平衡穩定,行走時重心能順利轉移到各正確位置,讓我們能隨意地進行各種跑、跳活動。

其中的「內側縱弓」位於第一蹠骨和後足跟之間,由五塊骨頭所形成(第一蹠骨、第一楔狀骨、舟狀骨、距骨、踵骨)。所謂「扁平足」,就是指舟狀骨向下移位,造成內側縱弓塌陷,在踏地時內側縱弓消失,後足部也會呈現「外翻」的現象。

足弓的成長過程

從出生到兩歲的幼兒,腳底脂肪甚多,韌帶比較鬆弛,所以這個階段的足弓並不明顯。而在滿兩歲到八歲之間,隨著孩童運動量逐漸增加,足底壓力也跟著增加,再加上粗動作的發展、生活經驗及環境的刺激,肌肉力量會慢慢成熟,足底筋膜慢慢地呈現彎曲,形成所謂的「足弓」。

【形成扁平足的原因】

先天因素:先天性跗骨黏合、韌帶鬆弛、肌肉張力太低,或來自遺傳。

後天因素:

1.在孩童時期足弓缺少刺激,腳部的肌肉、韌帶缺乏鍛鍊,力量不足,造成足弓發育不良。幼童太早穿鞋,或者長期穿著不合適或不正確的鞋子也容易造成扁平足。

2.後天性的成人扁平足是指足弓原本正常但是因為許多不同的因素而造成次發性足底足弓消失,這些因素包括後脛肌腱功能失調、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足關節炎、骨折、神經肌肉不平衡或腫瘤等造成,其中以後脛肌腱功能失調為最常見,它是後脛肌腱本身退化或斷裂造成足弓逐漸消失。或長時間站立、搬抬重物、過度的舉重和跳遠,及外傷、發炎、神經麻痺等,也都會造成足部生物力學異常,而形成扁平足症狀。

【扁平足相關症狀】

1. 兒童時期:扁平足的小朋友多半沒有症狀,只是會出現足弓塌陷、走路容易跌倒、腳部容易疼痛疲勞、腳跟外翻、走路內八或外八、鞋跟內側比外側磨損快等。

2.青少年期:扁平足的併發症通常是在青春期以後才會發生。由於體重和活動量的急遽增加,使得足部的軟組織反覆地受到過量的負荷,同時因為足弓塌陷,易造成腳底的血管和神經受到壓迫,使足部產生疲勞感。足部韌帶的過份拉扯,經常會發生慢性足部肌肉拉傷、肌腱炎、足底筋膜炎、蹠痛、小腿痛及膝蓋疼痛等併發症。另外不對稱的扁平足在站立時容易導致長短腳,因而造成骨盆不正,更會進一步惡化成為脊椎側彎。扁平足除了多會附帶患有腳踝及步姿的毛病,還容易造成足部有不正常的內旋動作,站立時感覺到身體的重量集中在雙腳的內側部位,腳後跟的跟骨往外傾斜等,同時後足部會呈現外翻的現象,而造成外翻足。

3.成年及中老年時期:足弓原本正常但是因為許多不同的因素而造成足弓消失,在糖尿病、高血壓、肥胖、足部內側曾受傷或手術等族群中比例較高。患者開始時在足踝內側疼痛、腫脹,尤其活動時明顯疼痛、無力,然後慢慢足弓開始消失,無法從事一些先前的運動。

【扁平足的分類】

柔軟性扁平足:絕大部份的扁平足在站立時內側縱弓塌陷,而懸空不負重時,腳弓又會重現,此屬於柔軟性扁平足。

堅硬性扁平足:有些腳本身具有先天性異常,如跗骨黏合,或一些神經肌肉毛病,如腦性麻痺等,不管站立或懸空均呈扁平,屬於堅硬性扁平足。

【如何避免扁平足發生】

1. 在幼兒發育成長階段,應該多給予鍛鍊足部肌肉、韌帶的機會。平時盡量減少穿鞋的時間,讓幼兒在家多打赤腳,如能光著腳ㄚ子在草地或砂石地上玩耍更好。

2.多做跑、跳的動作,如跳彈跳床、跳繩、跳房子等彈跳的遊戲。使肌肉和韌帶得到適度刺激,才可以使足弓得到良好的鍛鍊及發展。

3.避免體重過重或做過份承重的工作。穿著合適的鞋子,最好選擇有功能性的專業矯正鞋弓墊,以支撐足弓將不正確的足部骨骼排列回歸正確位置,預防勝於治療。

【如何治療改善】

1.觀察:二歲以前觀察即可,大多數幼兒生理性扁平足會自然恢復。

2.穿矯正足弓墊或矯正鞋:兩歲至八歲是足弓的發育期,也是治療扁平足的黃金期。兩歲以後的兒童如果有扁平足的情況應儘早給專業的醫師評估,如屬中、重度的扁平足,尤其是踝關節有外翻變形或有腳痛症狀的小朋友,可用矯正足弓墊配合治療,誘導足弓的發育,提供適當的足弓支撐,減輕足部內側的壓力,使其足部回復到正常情況下生長。八到十歲以後,雖然腳部的關節已較成形但還是有良好的矯正空間,仍需使用矯正足弓墊,改善其異常的足部行走步態,避免進一步的傷害變形,降低及預防扁平足所帶來的腳部疾病。

3.物理治療:若是疼痛情況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可藉由物理治療,或是藉由肌肉訓練、復健、運動治療,來改善疼痛的情況。

4.手術:若有嚴重的畸型或有結構性扁平足,可請教專業醫師評估手術的必要性。但手術重建後還是須要一雙專業矯正足弓墊,協助手術後足部骨骼維持在正確位置,為手術效果加分。

扁平足也是一種生理上的缺陷,就好像視力有問題,要配戴眼鏡,牙齒咬合不正,要做齒顎矯正,不要因初期的病徵沒有太大的影響,就掉以輕心。只要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可避免往後源源不絕的相關病症的產生。給我們的雙腳多一點關心,為我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把關,輕鬆愉快的走出歡樂的人生。

認識高弓足

所謂的高弓足是指站立時,可以感覺到身體的重量大都集中在雙腳的前、後端,而腳背上的韌帶過緊或骨骼變形,導致跟骨與腳趾間的足弓弧度逐漸變高,且腳後跟的跟骨易有向內傾斜的現象,導致外側的鞋跟磨損嚴重,因腳底內側的足弓較明顯及異常過過高,又稱「空凹足」。

通常目視高弓足的人雙腳時,其足弓內外側有明顯的足型拱高情形,而步態上容易有足外八情況及腳趾後縮的情況發生,容易造成腿部肌肉的疲勞,行走時,因足跟骨向內翻轉,易引起肌腱拉力的不平衡,而有重心前傾之現象,由於高弓足經常會有不正常的外旋動作,足部明顯缺乏穩定性,使足底壓力分布不平均且集中,造成足底壓力局不集中於腳後跟與前腳掌,因過大的壓力而行成病變,另腳底肌腱拉力不平均,使其在走路、站立及跑步時感到横弓疼痛、足底筋膜抽痛等行走困難狀況,時間一久甚至對足部造成不良的影響。

另外高弓足也容易伴隨產生肩頸痠痛的現象,甚至造成功能性長短腿、脊椎側彎、足底筋膜炎、蹠骨炎、腳底跟骨處及蹠骨處長繭及腳底韌帶容易發炎多項併發病症。而且因膝蓋骨向外側角度變大,造成膝蓋關節外側張開,引起膝關節病變,使得下坡及下樓梯容易產生疲勞和疼痛。

高弓足形成原因主要是由於先天性的遺傳或因肌肉虛弱、不平衡或攣縮及不正確的行走模式而導致的,且初期時大都不會覺得疼痛,甚至感覺行動很敏捷,但高弓足因身體重量分佈不平均,除了形成腳底容易長繭疼痛外,更因走路時,前足部容易外旋,腳底筋膜緊繃,穩定度不佳,關節部位較易產生角度過大的傷害,膝關節兩側壓力不平均,較易形成O型腿現象。

高弓足最困擾的地方就是外側腳弓部位沒有充分的支撐,穿著鞋子時腳掌心下面有空空的感覺,穩定度較差身體容易搖晃,而且較無法吸收由地面而來的衝擊力,而其行成原因是遺傳及行走時的步態,以目前醫學臨床文獻,在預防上沒有較受到認同的方法,幾乎都只能及早發現再加以治療腳正。假如在選購鞋子時,能將鞋子的吸震能力及穩定度列為購買時的重要參考指標,必要時選擇吸震材質較好的鞋款以減少衝擊力,修正平時的行走模式,也是避免成為高弓足的方法之一。

由於高弓足腳背很高的緣故,所以為了腳背部分,選擇鞋子的時候往往必須選比實際腳長大的鞋子,以配合過高的腳背,造成買鞋上的不方便及日常活動上的不便。

為了改善這點,必須將鞋子的腳掌部分墊高,以分擔身體的重量,同時小指側也要加入支撐性,使腳改往內側倒,這麼一來,因為身體的重量已經平均分配給腳底各個部位,所以高弓的情況就可因此獲得改善。簡單的說,就是要先了解自己足部結構或症狀在選購適合自己症狀,鞋底附有足弓墊的專業正確鞋子,才能真正改善高弓足的問題。

另外,疼痛情形嚴重的,還可配合使用腳正足弓墊,來改善疼痛狀況。控制高弓足部正常的外旋動作,減少腳底筋肉拉力不平均,則需要有足跟穩定功能的鞋弓墊。壓力分散,避免局部集中形成病變,慢慢地將足弓導回正確的位置,就必須藉由專業的足部腳正中心來做更近一必詳細的檢查和分析,及正確治療,或穿上可以修正腳步的鞋子,幫助減輕痛楚及改善步行。

因此,無論是扁平足、高弓足或是正常足,唯有先了解自己的腳型,並根據腳的動作和表現特徵,配合適當的足弓墊來做腳正,才可以徹底改善您的問題,並且輔助行走,另外再配合一雙合腳、且又能提供良好吸震功能、耐磨、耐穿、可對抗來自地面衝擊力的鞋子,才可以增進您的足部健康。

拇指外翻

拇趾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傾斜大於生理角度15度的一種畸形症狀,其主要病因為,位於大拇趾底部的關節脫位,引起大拇趾往外側彎,造成拇趾骨頭向外突出,除了會擠壓到其他腳趾,還容易因穿鞋而產生磨擦造成大姆趾關節內側或背側腫脹發炎,而突出骨的外側也容易形成厚皮及滑囊,造成腳趾永久變形,疼痛也就伴隨而來。其初期的臨床症狀為第一蹠骨頭部隆起處疼痛和腫脹、局部皮膚刺激所發生的發炎,甚至是表皮潰瘍,嚴重的更會令大腳趾可能與第二腳趾重疊,使翹起之腳指的腳趾肌力變弱,漸漸的站立時較無法維持平衡、彎曲及安定性而無法和諧地作各種動作,最後引起腳底的肌腱與筋膜僵硬、發炎及尖刺般的壓痛感,當整個腳底的疼痛感加劇,將使患者無法穿著鞋子,導致日常生活及步行走動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主要形成原因

可能造成拇指外翻的原因可分為: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兩類。先天因素是由於關節、神經、肌肉等所造成的。例如:扁平足、遺傳及足底筋力的降低和不平衡等,使腳底機能降低,造成不穩定進而變形。後天因素則是因穿著不合腳鞋子所造成的,通常因穿鞋跟太高、過尖及過窄的鞋,使腳跟不易固定,對腳趾造成擠壓摩擦及壓迫,不但影響腳趾的伸展與活動,造成不適及疼痛,還會破壞了原本三個立足點的功能,而行走時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腳趾會因身體重量壓迫逐漸變形,就會造成拇指外翻的現象。例如:時下流行的高跟鞋、巫婆鞋等都是加速拇指外翻的最大原凶。

如何預防

平時買鞋時,應選購一雙讓腳趾有足夠空間活動的寬楦頭鞋子,以減少鞋面對腳趾所造成壓迫。另外正確足弓設計的標準鞋子,具備較強的吸震、減壓效果,讓你在行走時足部所承受之全身重量均勻分佈於腳底,不會因分佈不當而壓迫到腳趾,造成韌帶發炎、鬆弛,也是很重要考量因素。所以長期穿著不適當的鞋子來行走,便容易造成拇指外翻而引起發炎、疼痛。穿著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尖頭巫婆鞋、厚底高跟鞋、足跟過高的鞋類,發生拇指外翻的機率就較一般人高。

如何治療改善

就症狀較輕者來說,在初期時只要換穿寬頭的鞋子、拖鞋,或藉由浸泡溫水及穿著有弧形的足弓墊或是改穿腳掌心部分有支撐設計的鞋子,來緩解站立及走路時將重心放在前腳尖的壓力,以減少腳指頭的負擔,進而矯正畸形,即可暫時緩和疼痛,限制趾囊腫進一步惡化。

如果症狀已經相當嚴重,而且疼痛的情形難以忍受,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則需要考慮採用手術的方式或專業量身訂做的矯正鞋弓墊來減輕疼痛及不舒服的感覺,以達到骨頭重建及軟組織平衡。但手術後有可能發生傷口發炎、足部腫漲,或拇趾再度外翻等併發症,所以仍須詳細評估。

大拇趾外翻對成人而言是相當普遍的,目前何者是最佳治療方法仍然未有定論,建議有拇指外翻症狀疑慮者,應先至具有專業足部診測設備單位作徹底的足部檢查,以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並根據病患疼痛的部位、畸形的程度,來考量、選擇改善治療的最佳方式。

長繭及雞眼

(ㄧ)形成原因及影響

腳底會長繭主要的原因是由於腳底單位面承受過重的壓力,而在腳板上形成厚皮。再加上不合腳的鞋子長期不斷的摩擦、壓迫,導致皮膚角質層變厚、硬化,產生壓痛的感覺,如果沒有適時將這些原因去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死皮與硬繭。若厚繭長期不處理繼續受壓便會容易形成雞眼,進而造成行走不方便。

(二)預防與對策

初期當足部局部的硬皮增生,還沒有發生疼痛的狀況時,先換下那雙不合腳的鞋子,分散壓力的來源。然後利用溫水泡腳,使腳底的皮膚較柔軟,並使老化角質軟化,然後使用去繭的專用品如磨砂膏及浮石磨除厚皮的部份。但因為硬繭是由於足部的壓力分布不平均所造成,即使消除硬繭,一段時間之後還是會長出來,但若想根本根除雞眼,惟有穿正確適合腳的鞋子,或是使用具足部力學功能結構的腳正鞋弓墊來輔助,以正確分散腳壓減輕腳底單位面積所受的壓力。總之,選擇讓腳趾有足夠伸展空間的鞋子,避免選擇太緊或太鬆的鞋,並適用具吸收衝擊和減少衝擊力功能的腳正足具或鞋墊,且盡量避免穿太緊的襪子,才能提供足部一個較健康的環境。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

(一)形成原因及影響

「足底筋膜炎」是足跟疼痛症候群中常見的一種症狀,足底筋膜作用主要是用來維持腳弓,使人類在行走時能承受體重的壓力,使足部具有彈性,來維持腳弓的形狀,才能吸收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衝擊。而足底筋膜炎最常見之臨床症狀為足跟底疼痛與不適,患者通常會先察覺到腳的內側及腳後跟處前約三公分位置的筋膜有刺痛及發炎現象,並且伴隨硬繭,甚至疼痛發炎的範圍也會由腳內側擴散至腳前掌,發生足後疼痛、跟骨骨刺(筋膜鈣化)與足弓疼痛的現象。

腳底筋膜炎的發生和過度步行、站立、慢跑、體重過重、穿著不適當的鞋子如高跟鞋等,或是結構方面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所造成,例如扁平足、高弓足或長短腿、足跟肌腱過短等,因腳底筋膜受到過度的外來拉力迫使筋膜組織受到拉扯,導致筋膜對附著端之骨骼及其相連之組織產生牽拉及傷害,而造成筋肉被拉離骨頭,結果就導致痛楚或形成骨刺。當骨刺行成後,行走時,跟骨及腳底肌膜,會受骨刺的擠壓和刺激,不斷導致發炎引起疼痛,此時治療的困難度就大為提昇,嚴重的話會併發小肌肉縮短,而更加重蹠筋膜本身的拉力,使得蹠筋膜炎更加惡化,嚴重到無法步行。

(二) 預防與對策

足底筋膜已造成傷害的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止再發,除了要避免過度的步行及長時間的站立,或任何過度伸張的運動,並且穿著合適的鞋來改善症狀,而較為疼痛的患者可藉由伸展運動、超音波、電療、冰敷、消炎藥物注射、手術、雷射或經皮刺激數等物理治療,但臨床上多僅能減少疼痛較難根治。此外,患者可以在經治療消退後須針對足部不適的原因檢測,並依足部力學矯正設計專用腳正足弓墊,以增加足部舒適度,保護足跟,減低足跟走路的壓力,避免筋膜因牽扯所造成的傷害,來使疼痛逐漸消除。總之,儘早尋求專業的醫療服務,找出引致腳底筋膜過度拉扯的原因,然後針對成因加以專業方法來腳正,問題就很容易得到解決,並得以恢復原有的健康。

什麼是鎚狀趾?

(一)形成原因及影響

錘狀趾的產生是因為肌肉不平衡導致韌帶和肌腱不自然收縮,使得關節向下屈曲,最後腳趾頭彎曲成ㄑ字行形,如同搥子般的趾頭一樣,其行成的原因大都是因長期穿著不合腳的鞋子,使得腳趾頭沒有足夠的伸展空間,需常保持彎曲的形狀,長期受到壓迫而變形,而突出部位因磨擦造成疼痛的發生,嚴重的話甚至會脫臼,最後甚至必須藉由手術來進行治療。

(二)預防與對策

若是想要改善錘狀趾症狀,穿著正確的鞋子,對治療錘型趾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所以就必須選擇具有足夠高度及寬度的鞋頭的鞋子,以供容納已形成的錘狀趾,以便讓腳趾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藉以減少和鞋子產生磨擦,而且最好選用鞋面由柔軟皮革製成,或是選用腳掌心部分有支撐設計的鞋子,以減少腳趾頭的負擔,或藉由專業量身訂做的腳正鞋弓墊來減輕疼痛及不舒服的感覺,並使受到壓迫部位的壓力能分散,使腳趾頭回覆到原來健康的模樣,因此建議有錘頭趾症狀的人,可藉由這些方式來控制錘型趾惡化的程度以及緩和前足的疼痛。

足與健康概念

傳統醫學上有許多臨床神奇療效的實例。不藉重藥物,只從腳部的反射區施於按摩刺激來治療疾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醫療方法與現代醫學解剖原理並不抵觸。我們身體有許多「経絡穴位」的部位與全身的健康有密切的關聯性,從這些「經絡穴位」區域即能治療及影響調理器官機能或改善不適之症狀,近年來足底反射區的學術應用研究發展,即受到東西方醫學界的重視。這種「足底反射區的治療」理念,在五千年前已被發現與運用,「腳底反射區」的理論即是其中之一,古老經驗記載上發現身體某些點或部位可以被利用來促進身體機能管道的順暢,增進血氣的循環,而維持或協助身體的健康恢復。

兒童足部發育不能重來

姿勢體態不良、行走運動不正確之情形,您的小朋友是哪一足?

骨骼發育異常易影響健康,父母親不可不注意。以臨床的統計,兒童足部問題就以扁平的足型是最常見,約佔六成,而生理性扁平的足型兒童有增加趨勢,若未及時予以腳正反轉,可能導致足部韌帶鬆弛,易造成不耐久走、運動能力不佳等後遺症。扁平的足型約佔六成,其次為姿勢不良、脊椎傾斜、內八及O型腿等。值得注意的是,六成的扁平的足型兒童中,有八成是生理性扁平的足型。據統計,八成的三歲兒童有生理性扁平的足型,隨著骨骼肌肉發展,若未及時調整,成年後可能導致膝踝關節不適、肩頸腰背緊繃、足底筋膜不適、脊椎角度易改變等。

較扁平的足型也是一種生理上的缺陷,就好像視力有問題,要配戴眼鏡,牙齒咬合不正,要做齒顎矯正,千萬不要因初期的表現沒有太大的影響,而忽略重要性。扁平的足型或許只是個小問題,但也可能演變成一個很麻煩的小問題,因為它可能會使妳逛街到一半痛得想要回家;它可能使一個小朋友無法成為一位出色的運動員;它也可能讓你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關節不舒服問題……等,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早期家長的發現是可以避免往後源源不絕的相關狀況產生。讓我們給自已以及下一代的雙腳多一點關心吧!

※ 給家長的建議

1. 九歲是足部結構成型時期,所以在兒童二至九歲時,多帶小孩到公園、草地踢球或山坡等不平整的土壤地跑跳,或每天訓練十五分鐘踮腳走路,在彈簧床彈跳,藉此刺激腳底小肌肉與韌帶,幫助骨骼反轉, 形成足弓。

2. 幼兒發育成長階段,應該多給予鍛鍊足部肌肉、韌帶的機會,例如多做跑、跳的動作,跳彈跳床、跳繩、跳房子等彈跳的遊戲。使肌肉和韌帶得到適度刺激,才可以使足弓得到良好的鍛鍊及發展。

3. 請父母或保母,建議盡量不要讓十個月以內的小朋友利用學步車或螃蟹車學走路。

4. 而兩歲至八歲不但是足弓的發育期,也是扁平的足型腳正的黃金期。兩歲以後的兒童如果有扁平的足型情況應找專業的醫師評估,如屬中、重度的扁平足型,尤其是踝關節有角度外翻變形或有腳部不適情形的小朋友,可用腳正鞋弓墊配合治療,誘導足弓的正確排列,提供適當的足弓支撐,減輕足部內側的壓力,使其足部回復到正常情況下生長。

5. 八到十歲以後,雖然腳部的關節已較成形但還是有良好的腳正空間,仍需使用腳正鞋弓墊,改善其異常的足部行走步態,避免進一步的傷害變形,降低及預防扁平的足型所帶來的腳部問題。

http://www.mingder.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