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類固醇(又稱甾,甾族化合物,副腎上腺皮質激素)是屬於脂類的一類,特徵是有著碳結構及四個相連的環。所有類固醇都是從乙醓輔酶A生物合成路徑所衍生的。不同的類固醇在其附在環上的官能團有所不同,而其基本結構都是有一個環菲核(cyclophenanthrene nucleus)。現時從植物、動物及真菌中確認的有數以百種的類固醇。

「甾」字的字形,形象化地表述了這類化合物共通的結構特徵:三條屈線代表三條支鏈,「田」字形代表四個環。

類固醇在生物系統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作為激素。類固醇激素與其受體蛋白質結合以產生生理反應,引發基因轉錄及細胞功能的改變。

在人類生理及藥理上,最重要的類固醇是膽固醇、甾體激素、它的前體及代謝物。在血液中,類固醇負責運送蛋白質。

膽固醇是一種重要的固醇,作為構成動物細胞膜的普通元素。但是,高級的膽固醇會導致不同的疾病及病徵,例如動脈硬化。大部分其他類固醇亦是從膽固醇合成。不同的激素,包括脊椎動物的性激素,都是由膽固醇建立的類固醇。

類固醇藥物

常用的類固醇藥物有羥甲烯龍(oxymetholone),十一酸睪酮(Testosterone Undecanoate),氧甲氫龍(oxandrolone spa),去氫甲基睪酮(methandieone),美雄酮(methandienone),司坦唑醇(stanozolol)等。 固醇類藥物可通過注射與口服兩種方式攝入,特定的藥物可能會被要求用特定的方式攝入,通常情況下直接注射藥物比直接口服藥物更有效。一般認為,口服類固醇會被人體直接吸收,但實際上雖然類固醇難以被人體消化,但進入腸道後的類固醇需要經過分解再合成等多重步驟才能重新激發受體蛋白質引起指向性功能改變。這也是口服類藥物效果較不明顯的原因之一。 類固醇藥物具有極強的消炎及免疫抑制的作用, 對於發炎性的疾患,過敏性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有較高的醫學價值,但過量使用類固醇藥物會導致HPA軸(hypotal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異常,容易導致腎上腺皮質長期停止工作而萎縮,使人體對類固醇藥物產生依賴性。

功能分類
按照其功能分類,以下是一般類固醇的類別:

同化激素是與雄激素受體產生作用,以加強肌肉及骨骼合成的類固醇。它可以是自然生成或是人工合成的。現時一般運動員服用的所謂「類固醇」,就是指同化激素。
皮質醇包括有糖皮質激素及礦物皮質酮:
糖皮質激素調節新陳代謝及免疫系統,亦是醫生用作治療炎症,如哮喘及關節炎。一般非內分泌的醫護人員所指的「類固醇」,就是指糖皮質激素。
礦物皮質酮協助維持血液量及控制腎臟排出電解質。
性甾體激素是性激素的一個子集,能產生性別分化或支持繁殖。它們包括有雄激素、雌激素及助孕素。
植物甾醇是一種自然存在於植物內的類固醇。
麥角甾醇是一種自然存在於真菌內的類固醇,當中包括某些維生素D補充劑。
在解剖學治療學及化學分類系統中,同化激素被分類為A14,性激素被分類為G03及L02,而皮質醇則被分類為A07EA、C05AA、D07、D10AA、H02、R01AD、R03BA、S01BA、S02B及S03B。

結構分類

除了以功能分類外,類固醇亦可以其化學構造來分類,其中一個例子是按醫學標題表來分類。

http://zh.wikipedia.org/zh-hk/%E9%A1%9E%E5%9B%BA%E9%86%87

類固醇的副作用及其使用的一些問題

新光醫院神經科陳俊榮醫師

何謂類固醇?所謂類固醇,它是一群結構與類固醇類似的物質,執行體內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雌性激素、雄性激素、膽固醇、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等)。如果運用人為方法,可以製造出許多和這些分子結構類似的物質。當大量使用時則具備一些藥理作用,可用來治療或控制多種疾病(肌無力症即為其中之一)。



Prednisolone(俗稱美國仙丹)即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類固醇,它是肌無力症最常用的藥物之一。固然它的藥理作用可用來控制疾病,但因它作用太廣泛了,也常常帶來許多的副作用。由於體質因素、劑量高低、服用期間長短……等許多因素的影響,副作用的表現與程度常因人而異。有些人很輕微或不明顯,有些人則較顯著。一般說來,劑量愈高,使用愈久的病人副作用常愈明顯,有些人則較顯著。一般說來,劑量愈高,使用愈久的病人副作用常愈明顯。然而為了疾病治療上的需要,醫師常會在副作用可忍受的範圍內使用最低的有效劑量。本篇希望能帶給肌無力俱樂部的病友及家屬們對此藥物更多的認識。
臨床表徵

外觀方面:
常見到的是食慾變好體重增加,臉變得較圓(俗稱月亮臉),看起來變胖了。 頸背部突起(俗稱水牛背),身軀變胖(尤其是腹部),四肢則變得較細瘦, 主要是脂肪移積到腹部所致。

皮膚方面:
皮膚變得較薄,下面的血管因皮膚透明度增加而使臉色看起來較紅。胸部、腹部、大腿有時可見紫色條紋,容易有瘀青現象,傷口癒合較差。青春痘有時也會很明顯。

骨骼方面:
因骨質流失較易產生骨質疏鬆現象,不慎跌倒時比較容易發生骨折,所以應增加鈣質的攝取。 另外有些人在長期服用後,大腿骨頂端的股骨頭較易發生壞死現象,必要時要開刀置換人工關節。

肌肉方面:
劑量太高或時間太久,有些人會有臀部、甚至肩部肌肉無力現象。較厲害時可見到肌肉萎縮,停藥後常可慢慢恢復。

高血壓:
少數人在長期服用後,會有血壓升高的現象。因此定期量血壓可早期發現這種情形。

糖尿病:
服用類固醇有時會使血糖增高。當有明顯的多吃、多喝、多尿(三多)時,則要小心糖尿病的可能性。有時定期查驗血糖也可早期發現。

精神狀態:
有些人服藥後會有情緒愉悅的感覺,這也許沒有甚麼不好。但如果情緒變得憂鬱、沮喪、失眠、躁動不安,甚至嚴重到妄想等精神異常狀態,那就不好了。若有此問題可找精神科醫師幫忙處理。

免疫抑制:
類固醇會壓抑免疫系統,使身體對病菌的抵抗力降低,較易引起感染。感染後恢復也會拖得較久。

眼睛方面:
少數病人會有白內障或青光眼的現象,但此並非很常見。有此疑慮時考慮由眼科醫師追蹤檢查。

消化道潰瘍:
服用類固醇時有些人較易引起消化道潰瘍,加服胃藥可改善胃部不適的症狀。 另外,長期使用類固醇的病友,因身體產生腎上腺皮質荷爾蒙的機能已因長久抑制而降低, 本身產量極為不夠,此時最忌突然停藥,會有許多不舒服的症狀產生,如全身倦怠、 關節酸痛….等等,嚴重時甚至會有意識不清等現象。
所以在病情改善或其他問題需要減量或停藥時,醫師們都會很小心, 耐心地慢慢減量下來,使身體能夠適應,才不致有不舒服的病狀發生。 以上這些都是使用類固醇治療肌無力症時較易發生的副作用。但大家可別被嚇壞了, 因為這些通常在高劑量、長期使用下比較容易發生。類固醇本身是一種療效非常好的藥物, 只要跟醫師們耐心合作,小心調整劑量並注意副作用的輕重程度,一般並不礙事。

只有極少數病人因體質與別人不同而副作用極為明顯,不得不停藥而改服其他免疫抑制藥物。 所以適量地使用類固醇,對肌無力症病情的控制,有極大的幫助。

轉載自 86 年新光醫院肌無力症俱樂部五週年專刊

http://www.skh.org.tw/neuro/mg/takecare/reaction.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